現代中國史學名家專題討論
◊
象山 學述要
◊
輯佚學研究專題─暨近、當代著名學人佚文輯考
◊
中外交通與東亞文明
◊
《漢書》 研究
◊
錢穆教授《論語》學專題
◊
王陽明哲學專題研究
◊
古典藏文 1
◊
唐宋以來之中國學術思想
◊
佛教哲學專題
新亞研究所一年一度校慶活動,9月28日(星期六)舉行
本年度校慶活動茲訂於2019年9月28日(星期六)下午三時舉行,隨後舉行由 黎明釗教授主講夢周文教基金會贊助之「中國文化講座」及茶聚,歡迎校友及認同本所教育理念的社會人士參與。
現代中國史學名著評論
◊
朱子學述要
◊
宋元史導論
◊
清乾嘉以下及中、晚期學術專題─章學誠、阮元、孫詒讓三家學術之研究
◊
華南民系與香港社會發展
◊
《史記》研究
◊
蕭統《昭明文選》專題─隋唐學人對《文選》研究與貢獻
◊
王陽明《傳習錄》導讀
◊
史學方法與歷史哲學
◊
台灣史研究專題
本所自1953年秋錢穆先生創辦以來,以研究中國人文學術,保存及發揚中國文化為宗旨。現設經台灣教育部認可畢業資格之博士及碩士研究生課程,分文學、史學、哲學三組。開科及指導之老師有李學銘、林啟彦、周佳榮、李金強、何冠環、何廣棪、盧雪崑、吳明等先生;此外,本所於各領域聘有榮譽教授,為有志深造研究者審閱指導論文。
本所自1953年秋錢穆先生創辦以來,以研究中國人文學術,保存及發揚中國文化為宗旨。創辦之初,導師有錢穆、唐君毅、牟潤孫、潘重規諸先生。稍後陸續增聘之名師有陳荊和、嚴耕望、全漢昇、牟宗三、王德昭、徐復觀、羅夢冊諸先生。
本所分文學、史學、哲學三組,設博士及碩士研究生,畢業資格均經台灣教育部認可。現時開課及指導之老師有李學銘、林啟彦、周佳榮、李金強、何冠環、何廣棪、盧雪崑、吳明等先生;此外,本所於各領域聘有榮譽教授,為有志深造研究者審閱指導論文。
課程簡介:
本科目旨在論述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演進之軌跡。重點介紹先秦至明清時期各家學術思想之傳承與嬗變,以及歷代重要學者學術思想之創發與會通。藉此以助學員理解中國傳統學問之精粹與中國傳統文化之特性。
課程講師:林啟彦教授(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)
上課日期:4月27日至7月20日起逢星期六上午 11:00-12:50共13節
授課語言: 粵語
詳情及報名 中國古代學術思想述評
課程簡介:
《易經》歷史悠久,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典之一,一直居於六經之首的地位。漢代至今,對《易經》的注釋和研究之著作,可傳者已近三千家。周易中的自然哲學及道德義理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。本課程循此兩方面引介和研討《易經》,俾使學員對易學所涉及的術語及理論有所認識,從而具備研習易學之能力。
課程講師:盧傑雄博士
上課日期:4月30日至7月30日逢星期二晚1930-2120 共13節(請注意,7月2日停課一次)
授課語言: 粵語
詳情及報名 易學入門
課程簡介:
圍棋在數千年的中國文化發展中,一直肩負著獨特角色。自唐朝以來,文人學者慣把琴、棋、書、畫合稱為「四藝」,並視之為個人文化修養的基本要素。近幾十年,圍棋因其變化繁複、易學難精而成為人工智能研究員致力攻克的對象。因此,這項極古老的博弈遊戲又在現代人的文化生活中激起波瀾。本課程將為學員介紹下圍棋的基本規則,然後嘗試從文、史、哲等角度觀察圍棋在不同時期所展現的文化意義。
課程講師:趙子明博士
上課日期:5月8日至7月31日逢星期三晚1900-2130 共13節
授課語言: 粵語
詳情及報名 跨越時空的圍棋之道
課程簡介:
本課程從思想史角度闡述新儒學的源流及五四時期的儒家復興運動,探討熊十力、梁漱溟、張君勱、馮友蘭、賀麟、唐君毅、牟宗三、徐復觀、方東美等學者的生平和言論思想,以及錢穆是否新儒家的說法,餘論以當代新儒學在海內外的狀況和路向作結。
課程講師:周佳榮教授(新亞研究所)
上課日期:5月2日至7月25日逢星期四晚1900-2050 共13節
授課語言: 粵語
詳情及報名 中國近代思想史:新儒家導論
課程簡介:
漢儒趙岐云:「《論語》者,五經之錧鎋,六藝之喉衿。」《論語》一書地位之高可得而聞。宋以後,朱子進《四書》,退《五經》,《論語》為中國文化寶典,四海皆知。
本課程旨在傳授經學,通過講習,使學者認識《論語》(分類要旨如: 學、孝、仁、忠、政、文、信、君子……),從而具備研習《論語》之能力。
課程講師:區永超博士
上課日期:4月27日至7月20日逢星期六下午1400-1550 共13節
授課語言: 粵語
詳情及報名 《論語》
新亞研究所四月活動通訊
在一切佛教中,《道之三主要》應該是最適合現代城市人的教材。它是一切佛教的精華剪輯,是一切佛教的提綱掣領。由此,想要博學經典的你,可以找到未來深入八萬四千法蘊的津梁; 而想要簡單易行的你,也可以用四節八小時的短小課程,學會至少三種方法,讓我們的人生能夠「睇開啲」。
講者:寳僧法師(德國萊比錫大學印度學博士)
經費籌募,隨緣捐助, 建議金額HK$200
本講座通過探索先秦諸子中和思想與《黃帝內經》關係,冀有助於填補醫哲文化的歷史空白,並點亮「中和思想」的價值觀,使世人多加關注,並給予歷史新評價和定位,以達致弘揚中華文化精神為目的。
講者:方滿錦博士(香港註冊中醫師)
凡於兩年內修讀本所開設的國學課程滿六科,並達到各該學科的合格要求者,可獲本所發給「國學專修班證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