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誠明講堂】
中醫與中國文化(全六講)
不同的文化,有著不同的宇宙觀,從而孕育出不同的學科。文化是土壤,學科是物種,前者生出後者,並決定了後者的特性及形態。
中醫學,是一門誕生於傳統中國文化的學科。要掌握中醫學的理論及其精髓,須具備良好的中國文化根基。「秀才學醫,如籠裏抓雞」這句古語,最能說明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的關係:古時的秀才,長期浸淫在中國文化當中,以這種文化根底來學中醫,就輕而易舉了。反之,理解中醫的哲學及思維形態,亦有助我們更深刻地體會中國文化。本系列講座將引領大家探究中醫的哲學,並其與中國文化互動的一面。
導師:
林庭濤,香港會浸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(榮譽)理學士,是本港第二批大學全日制中醫課程畢業的註冊中醫師。行醫14年,對《周易》和《老子》等經典研讀有得,並將當中的哲學應用於臨床診症,認為只有建基於傳統文化和經典的,才是正統中醫學原理。2013年創辦「岐黃景略」,作為發揚中國文化及正統中醫學之平台,曾用2年時間,講解《周易》64卦,獲得學員一致好評。
2018年4月11日
第一講 |
中醫原理簡論 |
人的能量與結構
陰陽五行
十二消息卦與元亨利貞 |
2018年4月18日
第二講 |
中醫臨床思維 |
從四診到病機
治人與治病
用藥如用兵 |
2018年4月25日
第三講 |
中醫萌芽的土壤 |
農耕社會
天人互動
曆法 |
2018年5月2日
第四講 |
中醫與道家 |
無與有
損有餘與補不足
天人合一 |
2018年5月9日
第五講 |
中醫與其他學說 |
中醫與儒家
中醫與釋家
中醫與兵家 |
2018年5月16日
第六講 |
從中醫看中國文化 |
圓的哲學
合的思維
以和為貴 |